為餬口 濫竽充數吹的打
來源 : 東方互動
孫伯指出,四十年代的香港最艱難,當年恰巧內地解放,大批工人逃到香港,導致本地工作難求,為了生活,他當過打鐵、造船、建築、紮鐵等,但說到最「騎呢」,莫過當扮作殯儀樂手。
「當時朋友知我冇錢,叫我去做殯儀樂手,但我唔識吹『的打』,佢竟然話唔緊要,總之企喺大隊中間,人吹我吹,人哋放下樂器我也放下,結果,我吹咗一個鐘,賺到九元」。而他其後更發現他吹的「的打」是發不出聲響的,令他啼笑皆非。
不諳英語任外資公司主管
此外,七二年香港工業起飛,不懂英語的孫伯,在朋友介紹下,於外資公司做過部門主管。「當年我受聘後,公司特登請人將英文 翻譯成中文畀我睇,又搵一位英文女秘書替我處理文件。」孫伯坦言,這或許與他多年的勤奮及信譽好有關。不過,他的英語程度差,也曾帶給他好處,「我曾經同 一位美國同事有過爭執,當時我手執餐刀,被對方拉咗去警署,話我同佢發生口角及動武,好彩我唔識英文,唔知佢講乜,否則隨時告得入。」
轉自 : 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30521/00176_006.html?pubdate=20130521
(85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