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公網3月17日訊 綜合報道:香港殯儀學院預計,5年後本港潛在死亡人口將達28萬人,但從業員工隻有1萬人,五年後員工平均年齡將逾50歲,嚴重老化,估計未來5年人手將要增加一倍。學院又稱,受通脹影響,殯儀服務開支每五年加價20%,建議市民每月儲蓄「百年歸老金」,為後事提早準備。
香港殯儀院總監陳偉城表示,2009年香港「潛在死亡人口」、即80歲或以上的男性及85歲或以上女性共有16.3萬人,預期再過5年後、即 2018年,潛在死亡人口會飆升至28萬人。他說,現時殯儀行業的從業員隻得1萬人,核心工作者更隻得數千人,而現時員工年齡約40多歲,5年後平均年齡 將逾50歲,明顯難以應付未來龐大的殯儀服務需求。
受通脹影響,本港殯儀服務開支亦愈來愈高,估計殯儀服務開支將在未來5年加價約20%,在2018年時,公營骨灰龕連殯儀服務將加價至5.4萬 元,而私營骨灰龕連殯儀將加價至10.8萬元。陳偉城指出,長者百年歸老後,殯儀消費自然會轉嫁親人身上,但對親人來說確是負擔,他建議市民應每月將部分 薪金儲存作「百年歸老金」,及早為親人的後事作出準備。
此外,運輸署早前宣布在清明節前後的假日,封閉往柴灣華人永遠墳場的道路。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的士分會理事蔡淬華批評,有關安排會令的士由柴灣上山,被迫繞道至石澳,令所需時間增加三倍,生意額大受影響,他昨日與約30名司機在柴灣歌連臣角道發起請願,要求運輸署重新開放道路,方便市民上山掃墓。
轉自:http://news.takungpao.com.hk/hkol/shjj/wz/2014-03/2357087.html
(63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