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福壽園擬進軍港殯儀市場

中國福壽園擬進軍港殯儀市場

殯儀,善終,福壽園,殯儀服務

2014年1月20日

【明報專訊】中國人向來避諱死亡,但去年12月上市的福壽園(1448),卻甚受投資者歡迎,掛牌當日收市報升44%。內地人口老齡化嚴重,未來對殯儀服務的需求有增無減,福壽園特地將旗下的墓園,打造成人文藝術公園,更推出不少特別服務予孝子賢孫選擇,希望擺脫墓地的陰森之餘,亦為行業給出標準。香港算是其中一個重視喪葬的地方,主席白曉江稱香港市場有不少機會,準備去研究如何打入本土市場。雖然土地面積有限,但可利用一些外島去建立墓園。

福壽園在上海青浦區外青松公路附近的墓園,佔地逾800多畝,記者到訪適逢陽光普照,墓園頓變公園,偶有遊人會進內散步。除讓先人葬於此地外,同時亦設有不少名人的墳墓、衣冠塚或紀念碑。當中包括已故歌星鄧麗君、促成兩岸會談的海協會前會長汪道涵等。

墓園內設有不同的價格的殮葬方式,根據招股書所述,截至去年中為止,平均售價最貴是訂製的藝術墓園,每個近25萬元(人民幣.下同)。這類墓碑會由顧客決定碑石的設計,例如加入特定的圖案或擺設等。至於最便宜的是綠色環保葬,平均售價近9000元,主因佔地較少亦不用石造墓碑,只以花草樹木代替。墓地的使用權為70年,而因未有法例,故70年後如何處置則未有明確說法。主席白曉江表示,政府經營的公墓只是「安置」先人骸骨,而福壽園則是提供殯儀服務,並多次強調集團不是陰宅地產商,而是服務供應者。他又指出,過去多年內地經歷不少文化整治運動,令清明節的傳統漸失,故希望將墓園變成人文紀念公園,重新在內地提倡追思先人的傳統。

每年派員赴日學殯儀業服務

數年前大熱的日本電影《禮儀師之奏鳴曲》,讓人加深認識喪葬之事。副總經理伊華表示,這套電影現時是員工培訓時的必修課,因當中教人學懂如何尊重生命。同時,她指出日本在殯儀業上做到很高水平,故集團每年均會派人到當地學習。白曉江指出,內地的殯儀業有很大的進步空間,尤其是目前行業仍有不少混亂的地方,故上市是為了為業界給出標準。集團近年吸引不少年輕人入行,白氏稱其薪酬並非比其他同業高,而是行業前景本身吸引他們加入。福壽園更特地在請前線銷售員時,要求要年過35歲,皆因有閱歷才適合提供貼心服務。

 

轉自: http://www.mpfinance.com/htm/finance/20140120/ab/ab_ebb1.htm

(516)

Author: admin